近期央視報道青少年脊柱側彎,提到目前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人數預計超過500萬,并且還在以每年30萬左右的速度遞增。每年6月是國際脊柱側彎學會設立的“脊柱側彎喚醒月”,倡議人們關注脊柱側彎,更好實現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脊柱側彎的分類
1、根據年齡特點一般將特發性脊柱側彎分為三種類型:幼兒型(0~3歲),少年型(4~9歲),青春型(10~16歲)。
2、按脊柱側彎頂椎所在的解剖位置又分為:
①頸彎:頂椎在C1~C6之間。
②頸胸彎:頂椎在C7~T1之間。
③胸彎:頂椎在T2~T11之間。
④胸腰彎:頂椎在T12~L1之間。
⑤腰彎:頂椎在L2~L4之間。
⑥腰骶彎:頂椎在L5或S1。
脊柱側彎的檢查
(一)體格檢查
1、前屈試驗是特發性脊柱側彎的重要檢查,囑患者站立,兩足并攏,膝伸直,腰前屈,雙手并齊,兩臂下垂,從前、后及側面觀察背部兩側是否有一側高,一側低和后凸或前凸畸形。用脊柱側凸尺測量不對稱的角度。
病人站立位可以檢查有無軀干的傾斜,判斷脊柱的柔軟性,另外需要檢查雙肩、兩側髂嵴是否等高。當有背疼存在時,要注意檢查疼痛的部位。
2、詳細的神經系統檢查,仔細檢查感覺、運動、肌力、肌張力和反射是否存在異常,是否有腹壁反射的減弱、消失與不對稱以及病理征。檢查皮膚有無牛奶咖啡斑,皮膚和關節有無過度的松弛,有無marfan氏綜合征的表現。神經檢查有助于排除非特發性脊柱側彎如:先天性脊柱側彎,大腦性癱瘓,脊髓灰質炎,脊柱裂,神經纖維瘤病,marfan氏綜合征,ehlers-danlos綜合征,chiari畸形等引起的脊柱側彎。
(二)影像學檢查
脊柱全長x線片是診斷和評價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主要手段??梢源_定側彎的類型、部位、嚴重程度和柔韌性,有助于判斷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的x線特征表現為:
無脊椎骨性結構的改變:少數早期側彎的頂椎可有輕度楔形變。
側彎的彎曲度呈均勻性改變,不會出現短弧及銳弧。
具有一定的呈均勻變化的柔韌性,從頂椎到端椎柔韌性逐漸增加。
側彎在胸椎以右側彎多見
特發性胸椎側彎在矢狀面上大多表現為胸椎的生理性后凸減少或消失。
特發性脊柱側凸的前柱(即椎體)大多轉向凸側,而后柱(棘突)則是轉向凹側,如旋轉方向相反,要排除腫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側凸。
特發性脊柱側彎一般不需要進行ct和MRI檢查。對“非典型性”特發性脊柱側彎,如胸椎左側彎,伴有局部感覺或運動的缺失,腹壁反射異常,病理反射陽性,異常的皮膚表現等,MRI可排除椎管內病變,如脊髓空洞、chiari畸形、脊髓栓系和脊髓縱裂等。
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保守治療
脊椎側彎矯形器治療是目前國際公認最主要和有效的非手術治療方法。
① Cobb角<20°者可通過運動矯正并定期隨診復查
② Cobb角在25°~50°之間的脊柱側彎應行矯形器治療
③ Cobb角大于50°應采取手術治療
傳統脊柱矯形器的設計制作存在取型復雜、加工周期長等缺點;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及3D打印脊柱支具具有個性化、矯正位置準確、設計制作時間短等優勢,并且打印的支具具有質量輕、透氣性好、舒適性佳等特點。
盈普3D打印數字醫療中心
盈普與中山陳星海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轉化學院合作建立了醫療3D打印應用中心,從事3D打印與康養結合應用的研究,依托盈普的激光燒結三維打印技術制造定制化的保健和康復產品,置了骨科,康復科,兒童保健科、神經科和腫瘤科,引進了先進的測試、掃描系統和設計軟件,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定制各類康復支護具和矯形器,為患者提供精準醫療解決方案。